起而行之,用行動貢獻青年力量——世紀新城集團一線志愿者實錄(二)
面對本輪疫情的“多點”、“頻發”,新城志愿者們響應號召,奮戰一線,用他們的方式守護家園。這其中不乏一支活力四射、朝氣蓬勃的青年力量。他們用點滴行動踐行著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在最艱苦的一線綻放青春的光彩。讓我們繼續聆聽他們的聲音,書寫這份特殊的戰役“日記”。
01
黨員代表 劉超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服務日期:3月14日至3月28日
服務時長:175.5小時
服務地點:城東一號小區;新嘉源人才公寓;陽光社區督查組;光電產業園;高速路口(南環路西側南卡口)
服務內容:城東一號居民排查;新嘉源人才公寓住戶排查;陽光社區轄區疫情防控工作督察;光電產業園全程跟蹤服務外地貨車;高速卡口貨車信息查驗
排查居民區、督察轄區商鋪、回訪外地返鹽居民、檢查居家隔離人員門口磁條、跟蹤外來貨車、高速卡口查驗貨車信息......自3月14日以來,我在組織的統籌協調下前往各個防疫一線。入戶排查期間,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消除住戶的不信任感。依稀記得3月16日晚上,我敲響了當天的第70扇門,最初,他們并不配合工作,不相信我們是社區工作人員。被“拒之門外”后,我第一時間同網格員反饋,索要聯系方式,經過多次電話溝通,終于說服住戶為我們開門。為了讓他們真正放心,我還讓他們拍照留底,保存我的照片和工作證信息。我想,“敲門行動”考驗的不僅是腳力,還有溝通能力,有時候一通電話要打七八次才能接通,一戶人家跑六七次才能開門。為了確保工作順利完成,必須堅持“微笑面對、耐心勸導”的心態,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登記完成。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防疫戰場是檢驗黨員干部責任擔當的試金石。作為集團的一名青年黨員,我有責任沖鋒一線,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任務最繁重的部門去,砥礪黨性、錘煉初心!
02
團員代表 谷昀妍
初心如磐、篤行致遠
服務日期:3月15日至3月28日
服務時長:147小時
服務地點:鹽城市委黨校學員公寓擴建工程
服務內容:負責工地出入口登記、數據統計等疫情防控工作
叮鈴鈴……每天早上5點,鬧鈴準時響起,催醒我及時趕赴工程現場。3月15日,我被緊急抽調至區住建局,負責黨校學員公寓擴建現場的防疫駐點督查工作。作為一名國企員工,我深知工程現場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更清楚任務的緊迫和艱巨。面對項目現場近300名參建人員,如何快速核查信息?如何讓工人減少排隊等待時間?如何保證現場快速啟動施工?這些都是我駐點辦公面臨的最大問題。為此,我廣泛動員參建人員主動配合檢查,對人員名單逐一編號,報號核查,極大地提升了每日核查的速度,同時還能準確掌握項目每日進場人員的動態變化。疫情反復,但愛不隔離,我和我的同事們愿意繼續駐守在防疫一線,用責任擔當,用實際行動阻擊疫情,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為工人的身體健康擋風攔雨,相信春暖花開終會到來。
03
“名校優生”代表趙欣
全力以赴、不負韶華
服務日期:3月17日至3月28日
服務時長:117小時
服務地點:新嘉源人才公寓
服務內容:負責新嘉源人才公寓防疫信息的統計、完善與動態跟蹤。
隨著鹽城疫情防控形勢逐漸緊張,身邊陸陸續續有很多同事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3月17日接到指令后,我也如愿成為新嘉源防疫一線的一名志愿者,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將前期志愿者挨家挨戶排查到的原始數據進行清洗和完善。起初我暗自慶幸自己曾經有過醫院管理的研究經歷,對數據處理頗有經驗和心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才發現,疫情不止的緊迫感、數據排查的不確定性、前后節點的管理權限不同、甚至排查對象的流動性都給數據統計增加了許多難度。我們必須高效、準確、無誤,與時間賽跑,與疫情賽跑。
終于,在持續數日的緊張工作后,我和我的同事們實現了人員基本信息的完善和動態跟蹤。數據組的工作成果離不開每一個環節志愿者的努力支撐,我深知自己完成的每一張表格,提交的每一份數據背后都是一個個志愿者堅守崗位,甚至突破身體極限的結果。我們愿意繼續在一線付出,為防疫安全筑起防火墻。夜暗方顯萬顆星,如果微小的付出可以守護安全的星空,我們慷慨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