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單通關!我區跨境電商“1210”監管模式正式運行
8月31日上午10時許
鹽城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進口首單業務
經過貨物入倉、網上下單、
出區申請、三單對接、清單核放等
全流程測試后
在區綜合保稅區順利通關出區
運往消費者手中
這標志著
鹽城跨境電商“1210”監管模式正式運行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新政策落地實施
“1210”模式,又稱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備貨模式,是目前國內天貓、京東等跨境電商平臺進口業務采用的主流模式。
今年鹽城成功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為綜保區開展“1210”保稅備貨模式提供了契機。
該模式下,電商平臺可根據市場預測和消費者需求,先從國外集中采購大量商品,進口存儲在國內綜合保稅區或保稅物流中心,然后根據消費者所下的訂單,以個人物品方式出區配送到最終消費者手上。該模式在通關效率、物流速度、性價比、購物體驗方面都有明顯優勢。
本次首單進口貨物是世紀新城集團海錨易購跨境電商平臺上的訂單,由貨物存儲倉庫鹽城跨境電商中通分撥中心相繼完成揀貨打包、清單推送、通關配送等全套流程。
鹽城跨境電商中通分撥中心由綜保區、中通云倉科技有限公司和世紀新城集團共同打造,擁有封關區內5000平方米公共保稅倉,通過中通云倉自主研發的WMS、OMS和TMS等先進信息化系統和自動化分揀設備,有效銜接倉播銷售、訂單處理、理貨包裝和快遞物流等進出口全程業務。
建成后作業效率可達到每小時1萬件,日均10萬件,將為鹽城跨境電商業務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綜保區保稅業務處負責人以首單業務為例,詳細介紹了“1210”模式操作過程:
電商平臺收到消費者訂單、運單及支付單信息后,中通分撥中心按照生成的訂單即時向海關申報放行發貨,商品從保稅倉直接發出、快速通關,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縮短了流通時間,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幾乎與購買國內商品無異。
貨物發售后,發貨地將顯示為“鹽城綜合保稅區”,具有可溯源、品質有保障等顯著優勢,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全球購服務。
保稅備貨進口首單業務通關,是我區乃至全市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發展邁出的重要一步,鹽城“買全球”的通道愈加暢通。
這將有助于我區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產業配套功能和資源吸附能力提升,有力集聚跨境電商上下游鏈條和產業要素,為我區打造鹽城特色鮮明的跨境電商集散中心和中韓貿易集聚區打下堅實基礎。
開寶小Tip:
跨境電商常出現的“9610”“1210”是什么?
跨境電商進口業務中經常會出現“9610”“1210”這些數字代碼,這些是什么意思呢?
據介紹,前二位數是按海關監管要求和計算機管理需要劃分的分類代碼,后二位數是海關統計代碼。即“96”代表“跨境”,“12”代表“保稅”,其他類似的代碼還有“0110”,代表的是一般貿易。
“9610”全稱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簡稱電子商務,俗稱集貨模式。適用于境內個人或電子商務企業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交易。商家將多個已售出商品統一打包,通過國際物流運送至國內的保稅倉庫(暫存區),電商企業拆大包按小包(單個訂單包裹)逐個申報,為每件商品辦理海關通關手續,經海關查驗放行后,再由國內快遞派送至消費者手中。
“1210”俗稱保稅備貨模式,跨境電商網站可以將尚未銷售的貨物整批發至國內保稅物流中心,再進行網上的零售,賣一件,清關一件,沒賣掉的就不能出保稅中心,但也無需報關,賣不掉的還可直接退回國外。
區綜合保稅區是鹽城目前唯一符合海關監管要求,可以開展“1210”保稅備貨模式業務的場所。